本帖最后由 楚水先生 于 2024-1-23 14:40 编辑
故乡原是个四面环水的小镇,这里沟河纵横,交错成网,宽阔的下官河从镇东滚滚流过,这是条连接苏南苏北的主航道,每天南来北往的船只从河面上通过,马达轰鸣、汽笛声声,构成了水乡独特的风景。 自古来,水乡人出门就得乘船,相对一支竹篙两把桨的木船,上世纪轮船在水乡算是先进的交通工具了。那时,小镇上的人们除了乘船与外界交流外,几乎就象住在一座闭塞的孤岛上。人们的文化生活非常地单调枯燥,劳作之余没别的地方消遣,所以逛轮船码头便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小镇的轮船码头座落在镇东的大河边,五间人字梁的侯船室和一小间售票室再加上一道大铁门便构成了轮船站的所有。一到傍晚,金色的晚霞象点点碎金洒落在水乡大地上,把小镇的晚景装点得格外美丽。大人小孩们纷纷拥向轮船码头,那通向码头狭长的小巷里挤满了人,有乘船的、有接亲友的、也有托货的,但更多的是去看热闹的。 随着汽笛的鸣叫,轮船由北向码头驶来,牵引的轮船头拖了一大一小的两条客船,这是由建湖开往高港方向的长班船。我们这个小镇是这条航线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停靠站,到苏南上海方向去就得搭乘这条船。船一靠岸,码头上顿时喧闹起来,下客的上客的穿梭往返,不时地由于碰撞发出几句不友好的吵声。搬运工人抬着一个个装满鱼虾、螃蟹的大冰桶,在长长的跳板上“哼哟”“哼哟”的打着号子;小贩们则挎着竹篮蜂拥进船舱,“崩脆的糖麻花”“熟老菱角哪个要?”的叫卖声喊成一条声。岸边上站满了一排排的看热闹的人,他们一边看,一边闲谈,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还不时地指指点点,地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大画面的暗调重彩水粉画。
“笛”……“笛”……随着两长声的汽笛鸣叫,船老大站在船顶上熟练地甩收起栓在码头上的缆绳,轮船起航了。人们目送着轮船渐渐向南远去,这才慢悠悠地离开码头,似乎有点兴犹未尽。那条狭长的小巷里顿时又挤满了回家的人们,那股人流绝对不亚于电影院里散场的人群。 现在交通发达了,小镇上早己通上了汽车,一座三层楼的“金沙沟客运中心”平地耸立,宽敞的侯车大厅窗明几净,平整的停车场上停放着一辆辆现代风格的豪华客车。这里每天都有发往上海、南京、苏锡常等地的客车。把我们这个水乡小镇和外界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记得1980年我和爱人去上海坐了整整一天两夜的轮船,算算足有38个小时。而现在乘汽车去上海走高速公路只需4个小时,真是快捷如飞、人如神仙啊! 昔日的轮船由于公路的快速发展,早已由汽车“顶替”了它。小镇的轮船码头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听说现在已承租给个人搞加油站和炭球加工厂了,尽管它已成为历史,但它还始终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毕竟它曾给小镇的人们带来过方便和快乐。(作者:芦苇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