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企业将获得哪些机会?咱老百姓将获得哪些实惠?一起来看↓↓↓
目标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这些领域,更新设备啦!
@这些重点行业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
@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
推进各地自来水厂及加压调蓄供水设施设备升级改造。
有序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持续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
持续实施燃气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
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
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建设。
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改造。
@交通运输领域
@农业领域 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阶段,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教育领域
@文旅领域 推进索道缆车、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文旅设备更新提升。
@医疗领域
这些产品,以旧换新啦!
@汽车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
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
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建设。
@家电
@家装消费品
这些设备产品,淘汰和退出!
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
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
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开始啦!
废旧产品设备——回收! 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上门回收废旧消费品。
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支持建设一批集中分拣处理中心。
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推广上门取车服务模式。
完善公共机构办公设备回收渠道。
支持废旧产品设备线上交易平台发展。
二手商品——支持流通交易! 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促进便利交易。
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
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企业建立健全平台内经销企业、用户的评价机制,加强信用记录、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共享。
支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二手交易、翻新维修等业务。
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 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再制造产品设备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应不低于原型新品。
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
深入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
加快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低效产能逐步退出。
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支持政策,研究扩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制度覆盖范围。
支持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积极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非粮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
探索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等再生材料使用情况信息化追溯系统。
持续提升废有色金属利用技术水平,加强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
及时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再生材料等进口标准和政策。
◆来源:新华视点、中国政府网
|